日本服务器

日媒:太空成日本科企创业“热土”

参考消息网6月26日报道日本《读卖新闻》6月24日报道,日本的太空新兴企业数量正在激增。它们力求通过向用户提供小型人造卫星收集的数据、回收太空垃圾等业务拓展更大的市场。虽然日本的太空产业格局已经发生变化,但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为了提升竞争力,确保业务独立性和获得政府丰厚援助都是必不可少的。

报道称,太空产业界正在迎来变革的时代。随着数字化进程的加快,大数据已经成为商业的生命线。在这样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通过人造卫星对地面进行拍摄和观察获得的数据具有重要价值。

在世界范围内,有超过一万家与太空产业相关的企业正在展开激烈竞争。根据美国太空基金会的推算,太空产业的市场规模已经超过40万亿日元(约合3610亿美元)。日本国内也不断有新兴企业加入竞争者行列,以免错过这波热潮,截至2020年从事太空业务的新兴企业已经超过50家,是5年前的3倍。

正在成为行业主流业务的是通过小型卫星提供地球观测和通信服务,只需要量产十几颗造价在数亿到数十亿日元之间的小型卫星便可实现,即便发生故障或需要更新换代,小卫星也比传统卫星更容易处理。

日本,专注于制造小卫星的Axelspace公司从本月10日起推出图像数据服务,通过5颗小卫星,每两到三天就可以对全球任意区域进行一次拍摄。由于能够对农作物长势和工厂运转情况进行精确掌握和分析,该公司还可以为多行业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服务。公司首席执行官中村友哉表示:“我们接到了来自国内外的大量业务洽谈,希望能够不断做出成绩,扩大知名度。”

但是,这些正在步入正轨的新兴企业也面临一定的局限。要想研发卫星或者火箭,需要巨额的前期投入和较长的研发周期。致力于振兴太空产业的民间行业协会SPACETIDE的代表理事石田真康就指出:“我们在技术研发、业务拓展方面的速度还赶不上海外企业。有必要将上市计划纳入议程以筹措资金,并缩短试错周期。”

报道指出,与海外市场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日本国内的市场规模停滞不前。虽然政府计划,到本世纪30年代初实现太空产业销售额翻番,但未来一段时间只能在1.2万亿日元的水平原地踏步。在日本,以重工业公司、电机制造巨头为主推进的太空研发都是靠官方需求支撑起来的。一方面这些企业拥有高水平的技术,另一方面由于价格竞争力较弱和对市场需求的分析不足,在海外市场陷入被动。

在这种形势下,政府将新兴企业视为承担发展国内太空产业的重要一环,为建立连接企业和投资者的机制提供支持,却没能走得更远。

报道称,要想大力扶植新兴企业,必须展开必要的研究,包括获得政府大型项目的订单,或是为风险资本营造更易于投资的环境。

也有一些企业凭借独到的创意在业界中打拼。从事太空垃圾回收业务的阿斯特罗斯凯尔公司就是其中的代表。今年3月,该公司发射了首颗技术实验卫星。首席执行官冈田光信强调说:“正是因为还没有形成市场,该领域才具有挑战性。日本的太空产业如今也迎来了关键时刻。”

报道介绍,该公司迄今为止已获得了来自国内外超过200亿日元的投资,凸显出业界对其寄予厚望。该公司也计划与一些卫星公司签署合同,从2024年开始提供服务。

熟悉太空产业动向的东京大学教授铃木一人认为:“在某些领域,日本与海外的竞争已经快要分出胜负,今后必须着眼于那些高附加值或是尚未开拓的领域。政府应当成为那些未来可期的企业的客户,积极使用它们提供的服务。”

[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