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新闻:二战日本兵为何打得准、敢拼刺刀?看看他们是怎样训练的
作者:北部湾
纵观1944年松山战役,为了歼灭一支规模约1400人的日军部队,我军投入总兵力高达23695人。在美械、空军的支援下,虽取得全歼敌军的最终胜利,但也付出了极为高昂的代价。单是人员方面,我军就阵亡4000、负伤3773人。而在战后总结中,我军在技术方面提及:
“敌对各种武器之射击技术均异常精确,几有弹无虚发之慨、敌军官兵之劈刺技术精良,每当我攻击部队于阵地内发生肉搏战时,我之损害较大…”。
在美军中,也曾提及日军狙击手将自己绑在树上,专门精确射杀军官、技术人员的记录,且弹无虚发。搞的美军一遇到日军“打冷枪”,官兵就会神经紧绷,然后呼叫炮火支援将该区域轰炸一番,最后再逐步推进。
那么,日本兵为何会有如此高超的射击技巧、拼刺技术?这一切都要从日军的训练说起。
密度>精度
二战爆发前,日本教育总监部曾下达规定,每名初入伍的新兵,每月射击消耗步枪弹药不得低于150发,机枪则不得低于300发。而在整个射击训练的过程中。每名新兵消耗的总弹药量都不低于2000发。
在靶场上的实弹训练中,日军教官也不会完全依赖打靶环数来决定射击成绩优劣。他们认为,实战取得的战果与靶场上的成绩是有很大不同的。有日军士兵回忆:自己在操作“三八”式步枪进行5发实弹射击时,虽然都取得了9环命中的成绩,但还是挨了班长的批评。
日本兵为何打得准、敢拼刺刀?看看他们是怎样训练的”/>
班长告诉他,这5发弹药虽都是9环,但弹痕过于分散没有集中。没命中靶心没事,但只要都能打在靶子的一角,那就是成功的。5发打在一起的0环,也比弹痕分散的45环好。
至于那些脱靶、成绩不佳的新兵,惩罚同样也很严厉。教官会在战友面前大声辱骂他们,同时命令他们不停地对枪鞠躬谢罪,最后还会让这些新兵互扇耳光,以记住这次教训。新兵小林就是和战友连续脱靶,被教官单独拎出来,互相狠扇了30个耳光,连脸都打肿了。
拼刺训练,死也不退一步
白刃战是每名日本新兵的必修课。除了要求每名士兵必须要熟练掌握刺杀技巧外,还要具备临危不惧的心理素质。从武器性能上分析,装上刺刀的“三八”式步枪,算得上二战所有参战国中最长的步枪(可达1.66米)。有了这支“长矛”,矮小的日本兵便能在近距离肉搏战时占据优势。
在单兵训练中,拼刺也是日军训练的重点科目。日军士兵回忆,自己在首次参加练习拼刺时,由于紧张,连续刺击教官却接连失误。面对教官凶猛的进攻,最终逐渐招架不住,连连向后退。一看新兵后退,教官竟大喊:“混账!就是死了也不能后退!”
教官的木枪刺中了这名新兵的胸口,他也败下阵来。训练结束后,这名新兵和另外两名战友被单独叫出队列,在被呵斥一番后,这三名“缺乏勇于格斗精神的新兵”被留在训练场,又多练习了四个小时的刺杀,直到夜深才返回寝室。
体罚与惩戒
从精神、思想方面来分析,日军内部暴虐无度的体罚制度,最终把一个个有血有肉的人,训练成了毫无感情的“杀人机器”。
军人最核心的东西,就是纪律。日军高层中普遍认为,纪律的实质就是无条件服从。那些具备独立思考能力的人,当然是很难贯彻执行上级的命令。所以,军队就是要对这些人进行改造,最终使其变成果断执行命令、将命令当成习惯的战士。
从踏入军营的那一刻起,日军新兵的噩梦就开始了。他们首要学会的,就是保住自己的“官给品”。如果出现丢失个人装备、损坏武器等行为,新兵们不仅要挨老兵的毒打,甚至还会被班长“连坐”处理。
士兵与士兵之间也强调资历,服役一年的必须听从服役两年的,见到两年兵必须敬礼,两年兵也可随意体罚一年兵,而一年兵除了回答“是”以外,决不可还手。否则还会受到上级更加严酷的处罚。
有人犯错,新兵也要在一旁看着受罚。而且在观看时还不得有任何表情,否则,全体新兵都要受罚。除此之外,军中还伴随着各种侮辱人格的折磨。有新兵回忆,小队长(排长)如果不高兴,要惩罚新兵,会采取背诵《典范令》等军规的方式。
期间,所有人必须站着。要是有人没有背出来,他就会让新兵从榻榻米上爬,最后从他的胯下钻出。如果两个人没背出来,这两个人就必须互殴或是学狗叫。而小队长则会在一旁开心地看着,直到自己满意为止。
日军军中的这种做法,目的很直接:让新兵们感受到痛苦,给他们头脑中灌输“除了执行命令别无出路”的想法。对于每一名新兵来说,挨打受罚都是自己的必经之路。这种严苛管教带来的结果就是:日军下级官兵执行上级命令时从不会质疑,没有敢马虎大意。因为所有人都知道,对自己的行为进行任何解释,都只会招来更为残酷的惩罚。
“除了执行,就是执行”
日军飞行员坂井三郎曾在自己的回忆录中描述:“经过六个月地狱般的训练后,我们都变成了驯服的牛。我们不敢过问、怀疑上级,除了雷厉风行地执行命令外,就是执行。不敢干任何事。在这样的训练下,我们只是一群只知道服从、没有思想的机器人。”
从短期上看,日军这样的管理方式、教育方法,的确培养出了一大批有着卓越射击技术、能打能拼的士兵,为其随后的侵略战争提供了坚实战力。但从长远上看,这样训练的结果世纪是消极的。
以西方为例,一战结束后的欧美军队就认识到,还靠着拿破仑时代的“绝对服从”已经无法适应新时代战争,只有提高士兵的主动性、自觉性,才能使其在战场上发挥更大的作用。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本就深陷中国战场的日本更是踏上了一条不归路。不仅兵员需求大幅增加,训练标准也逐步降低。1945年德国战败投降后,日本更是提出“一亿玉碎”的口号,以求凭借“精神胜利法”战胜在技术、装备上远胜于己的美军。
然而,“一亿玉碎”不仅无法为日本带回早年的那些优秀兵员,反而使其本土连吃两枚原子弹。面对盟军的重压,国内经济崩溃的情况下,骄横的日本人也不得不低头接受现实,在瓦砾堆中无条件投降。
[日本服务器网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