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服务器

日本新闻:日本北海道现赤潮危机 里面的海鲜还能吃吗?

  原标题:日本北海道现赤潮危机 里面的海鲜还能吃吗?

  央广网北京10月13日消息 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超链接》报道,从9月下旬开始,日本北海道东部海域出现海胆等海洋生物大量死亡的现象,原因可能跟这一海域发生的赤潮有关。

  当地海胆死亡比例接近九成,规模之大在当地来说是“史无前例”。有的海胆已经长了5-6年,原本明年就可以收获,当地渔民经济损失巨大。除了海胆之外,鲑鱼、樱鳟等生物的死亡数量也在不断上升。截至10月6日,已确认至少2万条鲑鱼死亡。

  专家从海水中检测到至少4种会引发“赤潮”的浮游生物,没有看到“赤潮”消退的迹象,反而会有继续扩大的可能。

  赤潮发生的原理到底是什么,赤潮海域中的鱼类还可以再食用吗?有没有可预防的办法,怎样减少赤潮造成的危害?中国之声《新闻超链接》对话中国南海研究院海上丝绸之路研究所所长林勇新。

  

  赤潮的形成机理是什么?

  “赤潮”是民间使用的通俗用语,在专业的海洋科学研究领域,“赤潮”又被称作“有害藻华”。在特定的条件下,藻类若处于最佳的生长状态,则会在短时间内大规模爆发,即我们所说的“有害藻华”。

  虽然有害藻华的民间俗称为“赤潮”,但发生赤潮的海域并不一定呈现为红色。发生有害藻华海域的颜色由该海域的藻类所决定。不同海域的纬度不同,海域的温度和盐度也有所区别,因此不同海域生长的藻类也不完全相同,但任何藻类都有爆发有害藻华的可能。

  有害藻华主要发生在近海或内湾等封闭的水体中,这些海域水体的流动性较差,容易造成水体的富营养化,水体的富营养化就容易使藻类产生集聚爆发效应。林勇新表示,当前水体的富营养化主要由以下几方面因素引起:随着现代工业的迅猛发展,许多工业污染物被排放到海洋中,容易在入海口地区造成富营养化。其次,港口地区,国际航线交流频繁,有可能带来外来的藻类生物,若该海域的条件适宜外来藻类的生长,外来藻类将会大规模爆发。第三,近海养殖中存在过量投喂行为,养殖区也易发生富营养化。

  赤潮将会带来什么影响?在赤潮当中生存下来的海产品还能食用吗?

  有害藻华主要发生在近海领域,不仅会对近海的渔业养殖端口产生不利影响,使养殖场遭受损失,同时也会影响渔业的消费端口,影响居民对海鲜的消费和食用。具体来说,有害藻华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一是导致海洋生物的死亡。藻类在短时间内的爆发生长将会挤占水中的溶解氧,藻类需要呼吸,大量的藻类就需要消耗水中大量的溶解氧,其他海洋生物可能会因溶解氧的急剧下降而死亡。在此次日本北海道的赤潮危机中,当地的海胆养殖就遭受了巨大损失,海胆的死亡率高达90%,对当地的海胆消费造成较大影响。

  二是影响人类的健康。赤潮危机后,赤潮所产生的毒素将会积累在鱼虾等海洋生物中,这些毒素不仅会导致鱼虾等生物的死亡,还会通过食物链被带到其他生物体内,因此食用赤潮水域中的生物将会使得海洋生物带有的毒素进入人体。因此,即使在赤潮危机中生存下来,这些带有毒素的海洋生物也不宜食用。

  如何防治赤潮?

  目前尚且没有可以完全避免有害藻华灾害发生的办法。但可以通过事前监测与事后治理将有害藻华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

  加大对营养比较丰富海域的监测力度。通过监测对有害藻华进行预警,提前采取预防性措施,减少有害藻华的灾害。

  有害藻华的爆发过程极短,除了事前监测外,事后的治理也十分重要。常见的事后治理主要有三种方式:首先是生物法,向爆发赤潮的海域投放能够抑制藻类生长的生物,达到去除藻类的目的。第二是化学法,利用诸如高锰酸钾等化学物质杀死藻类,化学法虽然应用范围广泛,但是容易造成对海洋的二次污染。第三是物理法,用打捞的方式去除藻类。打捞法适用的范围较窄,只适用于面积较小的海域。

  除了这三种常见的治理方式外,我国中科院海洋研究所的研究团队针对有害藻华治理发明出了改性粘土治理的方法,利用生物、物理、化学等一些方法改变粘土表面的电荷与活性,通过粘土吸附或插入粘土的方式治理有害藻华。第十届全运会与2008年青岛国际帆船赛都曾运用改性粘土来治理比赛项目涉及的水域。目前,改性粘土治理有害藻华的方法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收入。相对而言,我国有害藻华治理技术走在国际前沿。

  监制:梁悦

  记者:鹤佳 富赜

  编辑:刘飞 杨扬 彭毓姬 潘雨薇

[日本服务器网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